指揮中心建設的前世今生
日期:2020-05-09
隨著技術的變革與時代的發展,指揮中心經歷了一段漫長的發展歷程,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,各地指揮中心建設需求旺盛,但指揮中心建設是一件極其復雜的事情。(各行各業都有指揮中心,今天聊得重點是公安行業)
01
指揮中心從何而來?
指揮中心早期由參謀部模式演化而來。17世紀的普魯士-德意志帝國,成立了參謀部這一戰爭機構,改變以往“統帥決策型”模式,為“軍官團決策型”模式,在對俄、對法、對匈戰爭中屢屢建功。各國一看這方法好啊,于是紛紛效仿,并將這一模式應用到經濟、政治以及社會的各個領域。
總參謀軍團決策模式匯聚多人智慧,決策效率非常高,指揮中心沿用這一模式,因此很多人稱指揮中心多人協同作戰的方式為“智囊團”。
02
我國早期的公安指揮中心在哪兒?
在新中國成立之初,公安機關即設立了110匪警電話,是設在刑偵部門一個專門接受刑事案件的報案電話。1986年1月10日,廣州市公安局建立了我國110報警服務臺,拓寬原110匪警電話服務范圍,得到了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。公安部高度重視,要求各地公安向廣州學習,到2004年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110、119、122“三臺合一”工作,避免了以往三個報警臺單獨作戰,從而可以接受群眾各種類型的求助。這個時候指揮中心的職責主要是接處警,充當窗口與橋梁的角色。
03
技術對公安指揮中心有何影響?
到2004年的時候,有一項技術正顯露出蓬勃的生命力,那便是網絡化監控,以往指揮中心只是接處警,并不關心處理過程,天網工程在全國推廣建設后,各地指揮中心紛紛接入視頻監控系統,結合動態的監控圖像,指揮中心可以對警情處理進行全過程監督,其中控制臺就在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
再后來,大數據的加持下,指揮中心越來越強調實戰,警情處理不僅要全程監督,更要全程可控,事后可溯。要做到這些,單是接入音頻、視頻資源還不夠,還要做到移動警務、執法記錄儀等,各類調度設備、指揮資源全融合。全融合指揮調度資源后,為了讓復雜的數據一目了然,指揮中心還需要通過二維、三維圖形圖像,直觀動態地展示業務數據。
這就對指揮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面對越來越多的智能化管理,而眾多的儀器設備、錯綜復雜的線路已擠滿了整個工作室,使管理人員無法工作,控制臺為監控室內擺放設備及線路的整理發揮了重要作用,成為必不可少的設備之一。
目前指揮中心承擔的職責主要是,各類信息展示職能、指揮調度職能、處理突發事件職能、各類情報處理職能、數據搜集分析職能。
未來
人工智能、物聯網發展蓬勃
指揮中心將變得
可計算、可預測、可模擬
智能高效服務實戰指揮
04
如何建設指揮中心?
指揮中心是一個龐大、復雜的工程,涉及的產品上百種,并且因為各地業務需求不同,A地指揮中心無法直接復制到B地,甚至,因其復雜多樣,導致大家對指揮中心的理解也不一樣,沒有一個標準的界定。
05
FAMETAL飛馬
新一代大數據指揮中心解決方案
指揮中心整體環境直接影響指揮中心體驗的舒適度和實用度,比如說,建筑聲學設計上,前期沒有專業規劃,真正使用時如果發現空間各處聲音大小反饋不一,那會非常影響體驗。
在環境系統設計上,FAMETAL飛馬具備空間設計、裝飾裝修、聲學系統、光學系統、新風系統等環境設計能力,確保了指揮中心整個空間的科學性、舒適性和環保性。
專業的行業定制
不同行業,不同區域,不同業務,客戶對指揮中心的需求都不一樣,FAMETAL飛馬利用自己在行業的積累,根據服務行業的不同,定制化開發與業務緊密貼合的控制臺整體解決方案,可深度適用于公共安全、交通管控等領域。
面對廣闊的指揮中心市場
FAMETAL飛馬
與合作伙伴一起合作時
可以為合作伙伴提供專業協助
共同為客戶業務創造價值
相關文章: